IEET認證
IEET認證
➤IEET認證
IEET推動的教育認證是一項非政府、同儕間的審查機制(Peer-review),主旨為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 (Outcomes-based),確保系所的教育品質,亦即其培育學生的成果。系所自願參與此一週期性的審查工作,佐證其持續滿足IEET認證規範要求。
IEET認證的訴求並非比較、排名,而是確認系所能夠持續達成其自訂的教育目標及其畢業生具備專業所需的核心能力。進一步而言,IEET認證鼓勵以系所為本位,透過認證機制維繫教育品質並追求持續改善。
「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係針對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大學校院、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及專科學校,授予副學士、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之學程(degree-granting program)進行認證。IEET自2004年來,負責推動國內的工程教育(EAC)、資訊教育(CAC)、技術教育(TAC)、建築教育(AAC)及設計教育(DAC)認證。
IEET認證係六年為一週期,審查性質又分「週期性審查」與「期中審查」二種。「週期性審查」為六年一度的整體檢視,而「期中審查」係依認證結果,於同一週期內對受認證學程執行後續重點檢視。
規範一教育目標
學校願景
本校校務發展目標旨在發展為兼具「健康、關懷、創新、卓越」精神的綜合高等學府,培養有國際視野、人文關懷與專業素養的專業人才。
本校的辦學理念旨在實現「全人教育」與「愛的教育」,追求教學、研究與服務的卓越品質,建立優良學風,落實「教學前瞻性、卓越化」,「研究本土化、國際化」,「服務社區、優質化」。
據此,諸項校務發展規劃及系所班申設計畫,皆以考量「多元化、資訊化、國際化、未來化」為依歸,審慎勾勒本校校務發展願景與規劃藍圖,期望達到「創意教授、專精學生、藝術校園、學術殿堂」的理想,形塑成為注重研究與服務品質的教學型大學。
本院教育目標為:「融合資訊通訊管理、強化知識應用創新、培育優質資訊人力」。
(1) 融合資訊通訊管理:網際網路、資訊傳播、視訊媒體、數位傳達、生物科技、綠能應用之科技整合。
(2) 強化知識應用創新:課程學程化、教學多元化、研究發展趨勢化。
(3) 培育優質資訊人力:國際性人才培育、優質資訊素養之典範、深化學研專業技能。
系所教育目標
大學部教育目標
- 奠定學生之資訊基本能力與素養
- 培育學生之資訊技術應用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 養成學生重視專業倫理與具備終身學習之素養
碩士班/博士班/碩士在職專班教育教育目標
- 奠定學生之基本研究能力與素養
- 培育學生之資訊專業及應用技術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 養成學生創新思維,獨立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 培育學生之學術論文撰寫能力及發表學術論文(博士班)
學生核心能力
大學部核心能力
一:具備電腦基礎理論與實作能力。
二:具備邏輯分析與程式設計能力。
三:擁有使用資訊技術來分析解決相關問題之能力。
四:具備至少一項專業學程之知識及技術能力。
五:具備團隊協調合作之能力。
六:具備人文通識與專業倫理認知之能力。
七:具備學習資訊工程相關新知和因應領域發展趨勢之能力。
碩士班、博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核心能力
一:具有資訊專業領域之知識。
二:具有創新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
三:具有撰寫專業論文及簡報能力。
四:具策劃及執行專案之能力。
五:具有溝通、協調及跨領域團隊合作之能力。
六:具有終身學習與因應資訊專業領域快速發展之能力。
七:認識並遵循學術與工程倫理。
八:具國際觀及科技前瞻視野。
系所發展方向
- 培育資訊工程領域之中高階專業人才, 使本系學生具IT產業之專業能力。
- 依據國家發展趨勢,強化「半導體資訊」、「智慧型系統應用」、「數位內容服務平台」以及「數位技術與設計學程」四個專業特色學程。
- 加強推展與產業界之建教合作,開拓學生技術實習與未來就業機會。
- 強化本系國際化特色,招收外國及大陸學生。
- 鼓勵教師從事專業研究,加強期刊發表及執行專案研究及產學研究案。
規範二學生
推動激勵學生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成果與關懷進路新措施
本校為鼓勵學生學習、發揮創意,故推動四創學園,希望能藉由一系列的活動或競賽,培育學生創造
力、教學創新力、課程創意力、畢業創業力。
一、學生創造力:孕育創造特色的原創力與求新、求變及應變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意。
二、教學創新力:導引教師教學創新,實施創新教學法。
三、課程創意力:進行系所課程改革。
四、畢業創業力:提升學生成功創業機會、培養學生創業能力。
學校投注大量資源,提供發明家講座、校內創意競賽、培訓學生參與國際性發明競賽等多元學習管道,
並開設各式增能課程,如教學及學習評量專業知能研習課程、文化產業創意美學、發現生活新創意等通
識課程,提供同學多面性學習。
建立學生學習歷程資料
本校推動建立學習歷程檔案系統(e-portfolio),鼓勵所有在校同學於新生入學後開始建製使用。本
校學習歷程檔案內容為五個部份:個人簡介履歷、學習計畫與職涯路徑、修課資料、課外學習活動資
料、其他共享資源。藉由學習歷程檔案的建立,將入學至今的學習狀態及修課記錄做有系統的整理,除
使學生積極實現自我學習目標且完整記錄校內外學習歷程與成果外,亦可發展成未來求職或升學的履
歷。另藉由教師與同儕對於修課報告、心得、課程活動經驗等回饋,促使學生反省思考自己的知識程
度,進而重新思考自我的生涯規劃。並有亞洲大學學習歷程檔案數位歷程系統操作指南能教導學生系統
操作。
規劃品牌實習/就業保證
為強化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本校特別推動「品牌實習暨保證就業工作」,於各系設立保證就業專班,每
班5-15人,提供入學獎學金,以較少名額控制品質,建立學系與企業雙方互信,經「校內實習課程」、
「企業實地實習」二階段嚴格訓練,均通過後保證就業。
本系目前與「德欣寰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藍眼科技有公司」簽定品牌實習合作備忘錄,共同執行
儲備幹部實習培訓計畫,以培育資訊技術應用產業優質人才。本系於101-102年皆有派學生至德欣寰宇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實習,並有同學因實習期間表現良好,深獲主管嘉許,讚揚其工作表現,並於畢
業後得以直接留任,未來將再增加實習廠商,並積極增取學生實習名額,以增加學生實做能力。
開設證照輔導班
為鼓勵學生有一技之長以提昇學生就業競爭力及因循國家發展證照制度之趨勢,本系積極鼓勵學生報考
證照,並開設證照輔導班。教授專業課程之老師亦大力推廣可考之相關證照,讓學生能有充份的資訊。
開設程式設計菁英班
本校為提升本院學生程式設計能力,特開辦雲端應用程式設計菁英班,由資訊學院統籌各系策畫之課
程,並於每學期開設,本系於101學年度本系開設「Java程式設計菁英班」、「雲端應用程式設計菁英
班」、「My SQL+PHP程式設計菁英班」、「C#程式設計菁英班」、「雲端影音互動APP程式設計菁英
班」、「C++程式設計菁英班」,希望藉由開設程式設計菁英班,來達到培育本系學生程式設計或雲端
應用之技能,養成學子優質專業技能。
規範三教學成效及評量
為了訓練出兼具資訊工程專業知識、團隊合作精神、紮實的實務經驗、重視專業倫理以及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優秀大學生,本系由教師、學生、家長和業界代表組成的諮詢團隊共同討論出本系的教育目標:奠定學生之資訊基本能力與素養、培育學生之資訊專業技術及養成學生重視專業倫理與具備終身學習之素養。根據所制定的教育目標進一步的參考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規範EAC2010,再整合工程認證諮詢委員之意見,而制定出可與學術界及產業界接軌,且符合教育目標的核心能力項目。
而本系之核心能力則經由本系課程委員、諮詢委員與全系教師依據本系所教育目標、課程規劃與產業需求等要件詳加考量與討論後所共同研擬與制定。本系並以下列方式來達到學生核心能力之養成,共有修習「電腦基礎必修課程」、修習「資訊工程數理基礎必修課程」、修習「專業必選修課程」、修習「資訊科技相關應用選修課程」、修習「專題製作」、修習「專業實作」、修習「專業學程」、修習「通識課程」,等八種方式,經由多樣課程中教師的講課、示範及學生的實作、實習,以培養本系訂定之核心能力。
而本系之教學成效評量則經由本系之「期末教學問卷調查」、「課程期中問卷調查」、「應屆畢業生問卷調查」及「業界聘僱問卷調查」等調查方式來進行分析與評量外,本系亦透過多重管道,如問卷、意見反應信箱、諮詢委員會、及其它方法來獲得各項建議,再由系主任會彙整,依問題的性質,分派至各個委員會(包括課程、學校、推廣教育以及招生事務等委員會)提出改進提案,再經系務會議的充分討論,並於議決後再由各執行單位執行並持續追蹤。
規範四課程之組成
.本系規劃課程架構之理念以「因應當前資訊產業發展培養具備前瞻與務實能力之優秀資訊人才」設立宗旨為原則,除了資訊相關基礎課程外,課程之規劃設計以配合現今的資訊產業發展與應用,期使大學部學生畢業時,能根據所修習之特色專業學程,有一技之長且為社會所用。
大學部課程規劃理念:主要分為「資訊核心能力的養成」與「資訊專業人才培育」兩大項目,配合「畢業專題研究」使學生一方面有務實的資訊訓練,再藉由「資訊系統研討」專題研討的方式,對當今的資訊研究與工業發展有所瞭解,作為進一步研究與準備就業的基礎。
課程設計有關「資訊核心能力的養成」的部分,包括「院基礎學程」與「系定核心學程」兩大部分。課程設計有關「資訊專業人才培育」的部分,主要配合三大資訊專業特色學程,包括「半導體資訊」學程、「嵌入式與網路」學程和「智慧型系統應用」學程。
大學部的三項教育目標,包括「奠定學生之資訊基本能力與素養」、「培育學生之資訊專業技術及團隊合作應用能力」與「養成學生重視專業倫理與具備終身學習之素養」,各有課程配合與之對應,並以「畢業專題研究」與「資訊系統研討」分別呼應與教育宗旨的「務實」和「前瞻」兩項目標。
本系為提升本系學生之專業識與技術水準,並將所學應於實務問題之研究與探討,使學生能將課程中所學之理論原理與實務技術相互結合,畢業之後成為企業所用之專業人才,規劃了大三下和大四上共兩學期必修的「畢業專題」課程,此課程是採取多元評量方式,學生得選擇「專題競賽」、「論文發表」、「專業證照」、「海外學習」、「專題實作」等方式通過本課程,為本系學生畢業的重要條件之一。
歷年來,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之專題作品成果豐碩。其中更有數件優秀作品參加校外競賽獲得優異之成績,亦有多位同學獲得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之研究補助,足見本系學生於課業上之學習能夠兼顧理論與實務,且在專題研究與競賽各方面均有優秀的成果。
為提昇學生專業實作和設計技術的廣泛學習,本系亦於每學期中規劃和邀請產業界資深專業人員,針對資訊工程中實作和設計等主題,進行一系列的實務技術相關之演講,藉以提供學生瞭解目前產業發展的最新趨勢,並增廣學生在實務面之視野。同時亦舉辦企業參訪等活動,使學生瞭解目前業界發展之狀況,以助於學生之學習發展與生涯規劃。
本系之學系課程規劃主要是依據「課程規劃設計之機制」與「課程規劃設計之流程」來作課程的設計、檢討與修正。自95學年度開始,每學年第二學期,分別對老師及應屆畢業生收集對於課程規劃改進之問卷,做為課程委員會開會時有關課程規劃改進意見之參考。另外業界、學界與校友代表之意見則是利用課程委員會時,共同討論收集以期將課程之規劃臻于至善。
規範五教師
學系應有足夠的專任教師人數
本系目前(101學年)專任教師共有26位,其中教授5位、副教授5位、助理教授15位、講師1位。擁有博士學位25位,皆畢業於國內外知名大學。並列出本系專任教師專長與教學時數分析代表資料(完整資料收集於實地訪評佐證文件)。兼任教師共9位,其中教授4位、副教授2位,助理教授2位。
在教師的工作量方面,本校規定專任教師每學期基本鐘點數分別為教授8小時/週、副教授、助理教授9 小時/週、講師10小時/週,每位教師超支鐘點數最多不得超過4小時,而且每位教師每週在校時數必須至少為32小時(四整天)。以實際授課時數來看,表2.5-1 統計101學年度本系專任教師之每週授課時數,平均每位教師的每週授課時數約為8.09小時,教學負擔尚稱合理。因此,每位專任教師可以在合理的教學負擔下,完成預定的課程目標與教學成效,並提供足夠的時間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與輔導。另外,本系設有導師制度,每週皆有固定一小時的導師時間及八小時的請益時間,並召開班級會議協調解決問題。教師每學期開始,都將在校時程表(包含上課、研究、備課、請益時間)公告於教師研究室外,便於學生聯絡教師。整體而言,本系擁有的專兼任教師人數尚稱充裕,師資結構良好,工作量合理,足以負擔本系所有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等之需求,並有助於本系達成所設定之教育目標與提供學生核心能力之培育。
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與輔導學生的成效
(1)新生座談會:碩博士班新生在學年度開學前,由本系舉辦新生座談會,該座談會由所長主持,全系所老師皆自由出席。會中主要由所長向全體新生介紹本所辦學理念,並且說明本所的優勢以及學生出路,另外再向新生說明本系所有關碩博士班的修業規定及要點,包含有指導教授之選定以及畢業論文及口試規定,並且向新生介紹本所的核心課程。接著座談會安排本系所教師介紹本身的研究專長以及研究方向,透過座談會新生可以和系所主管以及教師互動,進而了解整個系所的運作、課程規劃、以及指導教授制度,以期望新生能夠快速投入研究生活。
(2)指導教授制:依本系所制訂之碩博士班修業要點,碩士生必須選擇本所助理教授以上之專任教師擔任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為原則,若選定外系所教授當指導教授,則必須經所長同意並有本所助理教授以上教師共同指導。碩士生在第一學期結束前,須向本所確定「指導教授」之名單,若中途更換指導教授,應先徵得原指導教授及新指導教授同意,並向本所申請、報備。碩士生須在第一學年第二學期註冊後二週內提出「碩士論文方向」提送單,並須在第二學年第一學期註冊後二週內確認碩士論文題目,填寫「碩士論文題目」提送單,若因故無法於時限內提出碩士指導教授、論文研究方向提送單與論文題目提送單之申請,需事先以書面提出延緩理由,並經所長簽名同意。但延後時限最多為二個月,否則自動延長修業年限。經選定論文指導教授後,因故需另選指導教授需於就讀第二學年第一學期註冊之前以書面提出更改理由,並經原指導教授及所長簽名同意,始能更改。此外,本所規定指導教授及共同指導教授需三等親(含)以外始可擔任。研究生必須和指導教授進行學術研究晤談並繳交晤談記錄,以便進行師生交流的回饋機制。
(3)固定晤談時間:本校教師依規定均排定晤談時間(office hour)供學生課業、生活等諮詢輔導,每週至少八小時。各教師的晤談時間張貼在辦公室外,此外學生亦可上網查詢。
(4)授課教師教學評量:本校制訂有教師教學評量辦法,本所研究生修習課程後,填寫對授課老師的教學評量表,作為教學回饋,以便讓授課教師掌握授課內容之適切性。
教師與業界交流的執行成效
本系根據「亞洲大學教師學術研究獎勵辦法」,除了鼓勵教師申請國科會、教育部、其他政府單位之研究計畫,並根據「亞洲大學產學合作實施辦法」及「亞洲大學教師產學合作獎勵要點」,積極鼓勵教師參與各項產學合作計畫,加強與廠商建教合作或研發合作,積極將學術研究結果透過產、官、學合作,激發出創作的靈感以及強化理論與實務之結合,除了鼓勵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國內外知名期刊與重要研討會,並進而鼓勵申請專利或技術移轉產業界,達到有效之學術應用,開拓學生技術實習與未來就業機會。
教師專業持續成長的管道與鼓勵措施
本校於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始,設置有「教學資源暨教師專業發展中心」,其工作目標主要為:
(一)提升教師教學、研究及服務之專業能力與敬業精神。
(二)跨院系所教學資源之協調、整合與應用。
本系依據「亞洲大學教師聘任辦法」及「教師在職教育實施要點」,專任教師自到職之日起,每年必須修習至少10小時在職教育時數,包括專業領域5小時,教學相關領域5小時。在專業領域方面,本校積極邀請專家學者來校演講,而在教學領域方面,配合學校舉辦的增進教學能力之演講與活動。
本系依據「亞洲大學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辦法」,鼓勵教師在國內、外學校或學術研究機構,修讀與職務有關之學分、學位進修,或從事與學術領域或職務有關之研習、專題研究等活動,以提高本系教師學術研究水準。依據「亞洲大學教師學術研究獎勵辦法」、「亞洲大學提升教師研究計畫獎勵實施要點」及「亞洲大學教師及研究生出席暨學術單位申辦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補助要點」,獎勵具有優秀研究成果之教師,以提升本系教師研究績效及學術地位。
規範六設備及空間
資訊工程學系所辦公、會議室、教學實驗室及研究實驗室,大部分位於本校資訊大樓內,建築採大化圓融的形式,帶給人一個處事圓融、研究寬廣的溫暖氣氛,並且鄰近校園美景太極湖公園與草薰風暖的大草坪,系所辦公室包含系務辦公室、系主任辦公室、會議室。教學空間包括教室區、教學實驗室和研究實驗室等三類,一般資工系所必修選修課程教室多位於資訊大樓,部份教授研究室則位於第二宿舍地下室供教授等學術研究與上課教材準備。教學實驗室主要是支援大學部教學實作及專題研究,研究實驗室主要用途是研究生教學研究或大學部專題研究。
本系為了能兼顧學生在理論與實務上的培養,教育目標的體現,針對大學部學生之資訊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培育,開設三大資訊專業特色學程:1、智慧型系統與應用學程,訓練學生具備資料分析與知識管理應用之能力,以培育知識資料分析與整合人才;2、嵌入式與網路學程,訓練學生具備嵌入式系統軟體與網路應用之開發能力,以培育嵌入式系統與網路應用人才;3、半導體資訊學程,訓練學生具備符合半導體產業之專業資訊應用能力,以培育半導體產業之資訊系統人才。為達成目標本系設置健全的組織、完整的運作機能,此三大資訊專業特色學程並有對應之實驗教室。多年來本系規劃專用實驗教室有數位系統設計實驗室、微電腦實驗室、數位網路及嵌入式系統實驗室、半導體元件模擬實驗室及智慧型系統應用實驗室五間,並分別對應到嵌入式與網路學程、人工智慧型系統與應用學程及半導體資訊學程。
規範七行政支援與經費
學校為鼓勵教師在教學與研究方面能不斷的成長進步,設有訂定多項進修及研究的獎勵措施,包括「亞洲大學專題研究計畫經費補助作業要點」、「亞洲大學教師學術研究獎勵辦法」、「亞洲大學提升教師研究計畫獎勵實施要點」、「亞洲大學教師研究與創作獎勵辦法」、「亞洲大學教師產學合作獎勵要點」、「亞洲大學教師及研究生出席暨學術單位申辦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補助要點」、「亞洲大學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辦法」等多項措施。系上所有老師本身在各自的專長領域內皆有一定的專業水準,且在教授學生的同時仍會不斷的充實學識、自我成長,利用寒暑假期間自我進修,除爭取學校經費補助外,還會自費參與各項學術活動,出國與其他學術機構進行短期的研究、合作,極力爭取校內外各項研究計劃並發表研究報告,以期提昇充實自我的學識涵養且為系上為學生帶來更多更豐富的新知
規範八學系認證規範
本系的設立主要有三個教育目標與及學生畢業時應可具備之既定核心能力,且於畢業後可達成本系既定之教育目標。本系的課程設計是以資訊與生活、數學基礎科學及程式設計課程為入門,再循序導入資訊工程相關課程。目前本系(99.7.20之前)的專任師資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助理教授16名(均具國內外知名大學之博士學位)以及講師1名(正攻讀博士學位中)。
首先以課程的設計安排及規範來說,學生可藉由學程課程的選擇來專業化其個人的方向,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因此不論是由基礎或進階專業課程安排設計上來評估,本系完全符合學系領域的規範要求。
進而在師資的專業背景方面來觀察,本系教師均為國內外資訊、計算機與電機系所畢業,或搭配物理與數學的專才且曾任職於資訊相關領域的工作,渠等之領域專長完全的契合學系需培育人才達成系上目標要求,而教師們亦在其各自合理的調理其教學、研究及服務之工作比重之後,對於任教的課程亦和其個人研究發展專業相符,當可隨時依據教師們在資訊、數理及電機電子之專業領域的發展,提供本系學生在課程基礎學識以外最新的相關科技發展演進。各教師都在擔任導師的制度下,由一年級時將學生導入資工領域,進而為學生建立資訊之專業如方向,使學生在三年級時能選擇專題指導老師,建立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在四年級時開始發展其人格或開發其潛能,進而銜接研究所的課業與專題。
規範九研究所認證
發展概況
由於資訊產業為全球已開發國家的發展重心,不論是歐美或亞太國家,都竭盡全力培育資訊科技人才,近幾年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非常快速,目前台灣已是世界第三大資訊產業及第四大半導體產業生產基地,國際資訊大廠最重要的策略性供應商及產銷合作夥伴,而高科技產業如:資訊硬體產業、半導體產業、軟體產業、網路產業、LCD 產業、資訊家電產業等亦出現人才短缺之現象,為舒緩資訊專才短缺,加強培訓相關高科技產業專業人才為十萬火急之事。
有鑑於此,本學系乃以培育優秀資訊人才為目的,在首任校長蔡進發教授(IEEE Fellow)之監督帶領下,於91年8月成立資訊科技學系,同時招收大學部、碩士班及在職碩士班學生。93學年度資訊科技學系改名為資訊工程學系,並於94年8月改制為大學整合所有相關系所成立資訊學院。94學年度成立外籍全英文碩士班招收外籍碩士班,積極進行國際學術交流。95學年度成立博士班,本系並於97學年度順利通過大學校院系所評鑑。除了資訊工程學系,本校另有資訊多媒體應用學系、光電與通訊學系、生物與醫學資訊學系、資訊傳播學系等資訊相關學系,本系扮演結合資訊、管理、通訊、生物科技之重要角色,並建立起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之完整教學研究系統,朝台灣一流綜合大學之願景邁進。
系所教育目標
◎大學部教育目標
- 奠定學生之資訊基本能力與素養
- 培育學生之資訊技術應用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 養成學生重視專業倫理與具備終身學習之素養
◎碩士班/博士班/碩士在職專班教育教育目標
- 奠定學生之基本研究能力與素養
- 培育學生之資訊專業及應用技術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 養成學生創新思維,獨立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 培育學生之學術論文撰寫能力及發表學術論文(博士班)
執行概況
1. 繼續延攬國內外具有資訊領域相關學術研究與實務能力之專業師資
鑒於企業經營愈趨邁向自由化、資訊化與國際化之全球脈動。本系師資之遴聘以考量具有資訊工程、電機工程、通訊工程等資訊相關國內外學界及業界具實務經驗博士學位之師資,俾落實資訊科技教育本質,促進教學成效,提升研究品質。
2.加強推展與產業界之建教合作,開拓學生技術實習與未來就業機會
鼓勵教師參與各項產學合作計畫,加強與廠商建教合作或研發合作,積極將學術研究結果透過產、官、學合作,達到有效之學術應用,開拓學生未來就業機會。
3.培養高階研發資訊工程領域之專業人才
本系係配合國家經貿發展需要,以培養資訊科技人才為首要目標。資訊工程為政府十大獎勵重點科技之一,亦為本世紀產業最重要之主流價值。自始秉持為廿一世紀國內高等教育培育優秀專業人才,服務社會,蔚為國用之初衷。
4.積極爭取國科會及各項研究計劃,並持續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
鼓勵教師申請國科會、教育部、其他政府單位之研究計畫以及與產業界進行產學合作,並與其他教學研究單位合作研領域整合型計畫。經由這些合作機會,激發出創作的靈感以及強化理論與實務之結合,鼓勵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國內外知名期刊、重要研討會、甚至申請專利、或技術移轉產業界。
5. 重視教學品質、課程規劃,使學生習得專業素養,並廣受業界歡迎
在課程設計上,首要提供學生優質的學習環境,並適性規劃各學程領域,藉以寬闊發展空間,俾利奠立良好的資訊科技知能。並透過「畢業專題研究」課程,鼓勵大學部學生參與研究計畫及提升實作能力,利用「做中學,學中做」,為學生進入職場準備。
6.提昇學生外語能力,增進英文之聽說讀寫之能力,進入國際化時代
本系為培養學生宏觀的思維,擴大學生學習視野,除基礎英文課程外,亦鼓勵學生多學習外語課程、閱讀外文書籍,或前往應用外文系選修外語文。透過開設全英文外籍碩士班提供英語授課課程,期能刺激學生邁入國際化時代。
系所動態大事紀
表0-1 資工系沿革
學年度 |
系所名稱 |
學制 |
備註 |
91 |
資訊科技學系 |
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
系所成立 |
93 |
資訊工程學系 |
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
系所更名 |
94 |
資訊工程學系 |
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全英文外籍碩士班 產業研發碩士專班(兆赫電子) |
增加全英文外籍碩士班及兆赫電子產碩專班 |
95 |
資訊工程學系 |
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全英文外籍碩士班 產業研發碩士專班 (兆赫電子與華邦電子) 博士班 |
增加博士班及華邦電子產碩專班 |
96 |
資訊工程學系 |
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全英文外籍碩士班 產業研發碩士專班 (華邦電子與世界先進積體) 博士班 |
增加世界先進產碩專班 |
97 |
資訊工程學系 |
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全英文外籍碩士班 產業研發碩士專班 (華邦電子與世界先進積體) 產業研發碩士外國學生專班 博士班 |
增加世界先進產業研發碩士外國學生專班 |
認證規範9.1:教育目標
本系所之教育宗旨為:「因應當前資訊產業發展培養具備前瞻與務實能力之優秀資訊人才為宗旨」。本系所每學年度召開「諮詢委員會議」、「校務發展會議」、「資工系所校友座談會」與資工系期末檢討會議,針對本系所成立宗旨與教育目標(及畢業生應具基本/核心能力)進行檢討。歷經前述幾次會議,與相關之業界代表、學者專家、畢業校友和學生家長交換意見與溝通檢討之後,修正本系所宗旨為「因應當前社會需求以培養具備前瞻與務實能力之優秀資訊人才」。
本系所針對現代社會產業需求、因應時代潮流趨勢,在課程安排與學生能力訓練上要求理論探討及實際應用兩者並重,以訓練學生成為科技產業實務之專業人才,在相關資訊產業貢獻所學,進一步奠定本校成為國家科技及資訊發展培育菁英新秀之重地。為此,本系為碩士班、博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設立教育目標,以達成培養優秀資訊人才的目的。
本系秉持健康全人教育(健康、關懷、創新、卓越)之辦學理念,配合學校堅強資訊領域的師資陣容,以及齊全的軟硬體設備,營造優質教學與研究環境。本系所課程之設計乃以資訊科技之專業理論與實作為主,課程涵蓋資訊相關之資料庫系統、演算法、人工智慧、影像處理等。本系所在既有資訊領域的優秀師資之外持續延攬,以壯大陣容,營造優質教學與研究環境。
認證規範9.2:學生
本規範旨在評量在學學生及畢業生的學習成效與專業能力,將分別列示系所基本資料及在學學生現狀,接著說明如何有效執行學生之輔導與評量及鼓勵學生進行學習交流與自我學習的措施、辦法及相關資源與活動,在達到提昇學生學習成效的要求下本系所進行學生之指導與評量策略說明以及學生畢業時所需完成之各項要求。
為達培育學生能具有獨立研究與思考的能力,並成為前瞻與務實之優秀資訊人才,本校、學院、系均訂定有具體可行的相關規章讓學生能按部就班地學習,並透過完善的修業辦法及課程規劃引領學生修習專業技能,以因應資訊產業之快速發展。本系除了讓學生在專業科目學有專精之外,更透過師徒式的指導方式,依研究生之學習狀況及感興趣領域進行適性指導逐步培養學生研究報告與論文寫作的能力,從而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同時本校為鼓勵碩士班同學的表現訂有研究生獎助學金申請暨發放辦法。本所課程為配合國家科技教育、產業發展趨勢與本所自我特色的需求,在專業課程要求學生畢業素質達到一定水準,更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方可授予學位,其目的在訓練學生能學以致用,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認證規範9.3:教學成效及評量
為了達成訓練出兼具資訊工程專業知識、紮實的實務執行經驗、團隊合作精神以及研究創新能力的優秀碩士學生,本系碩士班由教師、學生、家長和業界代表組成的諮詢團隊共同討論出本系碩士班的教育目標方向。再根據所制定的教育目標進一步的參考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規範EAC2010,並整合工程認證諮詢委員之意見,而制定出可與學術和產業界接軌,並符合教育目標的核心能力。
而本系之核心能力則經由本系課程委員、諮詢委員與全系教師依據本系所教育目標、課程規劃與產業需求等要件詳加考量與討論後所共同研擬與制定。為了改善本所在教學方面的品質及瞭解各個課程是否能培養核心能力,本系每學期也實施教學成效評量及課程與核心能力之成效調查,此外,本系亦透過多重管道,如問卷、意見反應信箱、諮詢委員會、及其它方法來獲得各項建議,再由系主任會彙整,依問題的性質,分派至各個委員會(包括課程、學校、推廣教育以及招生事務等委員會)提出改進提案,再經系務會議的充分討論,並於議決後再由各執行單位執行並持續追蹤。冀望經由學生的反應讓老師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及課程是否能培養核心能力,藉由改進成效較差的教學項目之內容和方式,實際的改善老師授課的教學品質,使得學生能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並培養核心能力,真正地培養出符合學術和產業需求的進階資訊工程專業人才。
認證規範9.4:課程之組成
本系規劃課程架構之理念以「因應當前社會需求以培養具備前瞻與務實能力之優秀資訊人才」設立宗旨為原則,期使研究生能夠具有描述問題、解決問題並將研究結果系統化展現的能力。
碩士班的課程規劃理念:主要配合「奠定學生之基本研究能力與素養」、「培育學生之進階資訊專業與團隊合作整合能力」與「養成學生創新思維,獨立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大教育目標。希望學生藉由修習「研究論文寫作」、「論文研討」、「專題研討」課程達到「奠定學生之基本研究能力與素養」的教育目標;再藉由修習進階資訊核心課程與進階資訊選修課程來達到「培育學生之進階資訊專業與團隊合作整合能力」的教育目標;最後研究生再藉由研究論文的發表來達到「養成學生創新思維,獨立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以「論文研討」與「專題研討」分別呼應與教育宗旨的「務實」和「前瞻」兩項目標。
為提昇學生專業實作和設計技術的廣泛學習,本系亦於每學期中規劃和邀請產業界資深專業人員,針對資訊工程中實作和設計等主題,進行一系列的實務技術相關之演講,藉以提供學生瞭解目前產業發展的最新趨勢,並增廣學生在實務面之視野。同時亦舉辦企業參訪等活動,使學生瞭解目前業界發展之狀況,以助於學生之學習發展與生涯規劃。
本系之學系課程規劃主要是依據「課程規劃設計之機制」與「課程規劃設計之流程」來作課程的設計、檢討與修正。自95學年度開始,每學年第二學期,分別對老師及應屆畢業生收集對於課程規劃改進之問卷,做為課程委員會開會時有關課程規劃改進意見之參考。另外業界、學界與校友代表之意見則是利用課程委員會時,共同討論收集以期將課程之規劃臻于至善。
認證規範9.5:教師
本系目前(101學年)專任教師共有26位,其中教授5位、副教授5位、助理教授15位、講師1位。擁有博士學位25位,皆畢業於國內外知名大學。兼任教師共9位,其中教授4位、副教授2位,助理教授2位。
在教師的工作量方面,本校規定專任教師每學期基本鐘點數分別為教授8小時/週、副教授、助理教授9小時/週、講師10 小時/週,每位教師超支鐘點數最多不得超過4小時,而且每位教師每週在校時數必須至少為32小時(四整天)。以實際授課時數來看,表9.5-2 統計101學年度本系專任教師之每週授課時數,平均每位教師的每週授課時數約為8.09小時,教學負擔尚稱合理。因此,每位專任教師可以在合理的教學負擔下,完成預定的課程目標與教學成效,並提供足夠的時間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與輔導。另外,本系設有導師制度,每週皆有固定一小時的導師時間及八小時的請益時間,並召開班級會議協調解決問題。教師每學期開始,都將在校時程表(包含上課、研究、備課、請益時間)公告於教師研究室外,便於學生聯絡教師。整體而言,本系擁有的專兼任教師人數尚稱充裕,師資結構良好,工作量合理,足以負擔本系所有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等之需求,並有助於本系達成所設定之教育目標與提供學生核心能力之培育。
本系設有學術、課程、設備與預算、招生、推廣教育等五個委員會,委員會之委員,於學年第一次系務會議中產生,每一教師需擔任至少一個委員會之委員。每一委員會置召集人一人,由系主任聘請職級相當之教師或相關專業人員擔任之,置委員若干人,委員之任期一年。各委員會的職責規定於各委員會設置辦法當中,請參考實地訪評文件。學系目標的制定,以及系所之制度訂定、課程規劃、教學改進、生活輔導以及招生事務等議題,須先由各相關委員會討論及進行改進方案研擬後,提交系務會議說明,之後由全體與會教師議決。由於「系務會議」之決議乃是全體教師之共識,因此教師對於學系的目標制定均能盡心地參與並貫徹執行。
本系師資之遴聘以考量具有資訊工程、電機工程、通訊工程等國內外博士學位之師資為主,俾落實資訊科技教育本質,促進教學成效,提升研究品質。本系教師的專長分佈於各項資訊工程專業領域,層面廣泛,包括網路通訊、資料庫、人工智慧、影像處理、嵌入式系統、積體電路、半導體元件、軟體工程、資訊安全、生物資訊、數位學習、多媒體等等,涵蓋資訊工程領域所需的相關專業知識。
認證規範9.6:設備及空間
資訊工程學系所辦公、會議室、教學實驗室及研究實驗室,大部分位於本校資訊大樓內,建築採大化圓融的形式,帶給人一個處事圓融、研究寬廣的溫暖氣氛,並且鄰近校園美景太極湖公園與草薰風暖的大草坪,系所辦公室包含系務辦公室、系主任辦公室、會議室。教學空間包括教室區、教學實驗室和研究實驗室等三類,一般資工系所必修選修課程教室多位於資訊大樓,部份教授研究室則位於第二宿舍地下室供教授等學術研究與上課教材準備。教學實驗室主要是支援大學部教學實作及專題研究,研究實驗室主要用途是研究生教學研究或大學部專題研究。
本系為了能兼顧學生在理論與實務上的培養、教育目標的體現,針對碩、博班學生開設進階資訊核心課程與進階資訊選修課程,並且共規劃了教學實驗室有5間及研究室有6間,備有充足的儀器設備以作為輔助教學及研究之用,此外,本系除由學校編列經費採購設備外,並由計畫自外界獲取甚多儀器設備經費,使學生在儀器設備使用上充足無缺。
認證規範9.7:行政支援與經費
學校為鼓勵教師在教學與研究方面能不斷的成長進步,設有訂定多項進修及研究的獎勵措施,包括「亞洲大學專題研究計畫經費補助作業要點」、「亞洲大學教師學術研究獎勵辦法」、「亞洲大學提升教師研究計畫獎勵實施要點」、「亞洲大學教師研究與創作獎勵辦法」、「亞洲大學教師產學合作獎勵要點」、「亞洲大學教師及研究生出席暨學術單位申辦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補助要點」、「亞洲大學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辦法」等多項措施。系上所有老師本身在各自的專長領域內皆有一定的專業水準,且在教授學生的同時仍會不斷的充實學識、自我成長,利用寒暑假期間自我進修,除爭取學校經費補助外,還會自費參與各項學術活動,出國與其他學術機構進行短期的研究、合作,極力爭取校內外各項研究計劃並發表研究報告,以期提昇充實自我的學識涵養且為系上為學生帶來更多更豐富的新知。
認證規範9.8:研究所認證規範
本系的設立主要有三個教育目標以及學生畢業時應可具備之既定核心能力,且於畢業後可達成本系既定之教育目標。目前本所(102.7.20之前)的專任師資有教授6名,副教授5名,助理教授15名(均具國內外知名大學之博士學位)。
首先以課程的設計安排及規範來說,學生可藉由進階資訊核心課程與進階資訊選修課程的修習使學生能夠具備資訊專業知識,並能夠具有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碩士班學生加強問題挖掘、繼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且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因此不論是由必修或選修的課程安排設計上來評估,本系完全符合碩士班認證規範的要求。
進而在師資的專業背景方面來觀察,本系教師均為國內外資訊、計算機與電機系所畢業,或搭配物理與數學的專才且曾任職於資訊相關領域的工作,渠等之領域專長完全的契合學系需培育人才達成系上目標要求,而教師們亦在其各自合理的調理其教學、研究及服務之工作比重之後,對於任教的課程亦和其個人研究發展專業相符,當可隨時依據教師們在資訊、數理及電機電子之專業領域的發展,提供本系學生在課程專業學識以外最新的相關科技發展演進。各研究生也皆在師徒制的的制度下,使學生能在就學時加強研究生的設計和實作能力,進而使畢業生具備系上訂定之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