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傳統工藝美學、亞大蛻變歷程,雙重文化饗宴
鹿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施淑鈴(左),以實品展現傳統工藝之美,讓參與同學感到十分有趣。
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日前舉辦「歷與美」講座,邀請鹿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施淑鈴、亞大校務顧問朱界陽,分別以「從生活日常窺見工藝之美」、「從校園文創談創造亞洲大學歷史」為題,為師生帶來美學、歷史的雙重饗宴。
施淑鈴執行長以鹿港為中心,介紹纏花、錫製品、小木雕刻、刺繡、竹編、柴絲編、泥塑等傳統工藝,並帶來實品讓同學觀賞、把玩,激發對工藝美學的興趣。她強調,工藝品不僅具有實用功能,更蘊含藝師的技藝與美感,期望年輕一代能深入認識傳統工藝的文化價值,讓傳統工藝繼續傳承。
亞大校務顧問朱界陽,分享「從校園文創談創造亞洲大學歷史」。
朱界陽顧問帶領師生回顧亞大創校24年來,從甘蔗田、西瓜田的農地景觀,到歐風花園大學的蛻變歷程,細數校園內阿勃勒、風鈴木、杜鵑、老樹菩薩等景觀;及亞大三品書院「做人有品德、做事有品質、生活有品味」的宗旨,形塑亞大人特質。
社工系周同學說,聽完施淑玲執行長的演講後,理解到工藝品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多年累積的技藝與文化價值。也讓她想到,在購物時,是不是應該更關注商品的製作過程,而不是一昧追求低廉價格或時尚。
護理系何同學說,透過朱顧問的演說,讓她印象深刻的是,校園文化的建立不只是硬體建設,更重要的塑造整體氛圍,協助學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