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以設置太陽能潛力報告書,展現跨域整合的實務能力

亞大會資系指導老師周玲儀(右),與團隊成員合影。
亞洲大學會計與資訊系同學,參加「2025法遵科技與電腦稽核專題競賽」,以「ESG太陽能發電從『校』做起」為題,運用人工智慧、電腦稽核技術,結合台電等公開資料,預測各縣市碳排放量與太陽能設置潛力,並提出以大專校院空閒校地取代火力發電的永續建議,獲「佳作」獎。
亞大會資系指導老師周玲儀表示,此競賽是由國際電腦稽核教育協會(ICAEA)、政大、中正大學共同主辦,強調AI與ESG(環境、社會、治理),在稽核、法遵、會計與資訊教育中的關鍵價值與全球發展趨勢。競賽秉持「業界出題、學界解題」理念,鼓勵參賽學生以實務導向出發,應用所學,解決真實問題。
周玲儀老師指出,參賽團隊成員包括:林宜萱、劉宥岑、黃品蓁、陳慧倫、廖妏旋、張文綺6位同學,配合〈氣候變遷因應法〉、〈空氣污染防制法〉等法規,呼應行政院推動「太陽光電兩年推動計畫」中,在今年達成的20GW太陽光電設置目標的政策方向,提出創新建議與改善方案。
周玲儀老師說,團隊成員運用台電、環境部與大專校院校務資訊等公開資料,結合人工智慧、商業智慧與電腦稽核輔助技術,不僅針對現行經濟部補助政策進行法遵分析,更結合碳排放與全球暖化潛勢(GWP)係數,計算實際碳排放量。透過機器學習模型,預測未來碳排量高的縣市並提出對策。此外,針對空污嚴重地區與交通壅擠城市,建議找出擁有空閒校地之大專校院,設置太陽能板,取代火力發電,進一步促進永續發展與公共利益。專題內容不僅回應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的法遵需求,也展現了跨領域整合與實務應用的能力。